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elasticsearch] minimum_should_match default value

 

You can use the minimum_should_match parameter to specify the number or percentage of should clauses returned documents must match.

If the bool query includes at least one should clause and no must or filter clauses, the default value is 1. Otherwise, the default value is 0.

For other valid values, see the minimum_should_match parameter.

解決師 TVB 電視劇

 解決師》(英語:The Man Who Kills Troubles),中國大陸譯名《我的老師不簡單》,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所拍攝及製作的時裝、警匪、懸疑、犯罪的電視劇集,取用阿萊艾美拉攝影機拍攝。由王浩信唐詩詠陳敏之張頴康馮盈盈張曦雯領銜主演,並由李天翔苗可秀胡琳聯合演出,並由唐文龍夏雨、 羅蘭麥玲玲菊梓喬特別演出,監製為陳志江,總監製為劉家豪[2]

該劇為2019無綫節目巡禮19部劇集之一及2019年香港國際影視展10部推介劇集之一,亦為無線電視52周年3部台慶劇之一。

「解決師」協助黑幫解決終極難題,往往無所不用其極!由澳藉華人組成的黑幫「洪和」裏的解決師敖熙辰(王浩信飾),欲遠離黑道與摯愛高喜兒(張曦雯飾)一起,可惜喜兒意外死亡。熙辰同時遭嫁禍殺害黑幫龍頭,以假死逃避追殺,到了香港成為一名中學體育老師,展開第二段人生。5E班新任班主任蔣穎欣(唐詩詠飾)為香港黑幫「進興」龍頭老大蔣滔(羅樂林飾)之千金,蔣滔金盆洗手令黑白兩道掀起巨浪,且殃及校園,熙辰逼不得已再以解決師身份,肩負保護穎欣及學生的使命。警隊明日之星文浩全(張頴康飾),矢志剷除全港黑勢力,一個真相令他的道德觀徹底崩潰,一念之間踏上成魔之路,下屬宋巧盈(馮盈盈飾)深愛浩全,卻欲勸無從……


也因爲看得這部劇,開始看同樣是 王浩信 所主演的 兄弟

Ref

解決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7%A3%E6%B1%BA%E5%B8%AB

城寨英雄 TVB 電視劇


城寨英雄》(英語:A Fist Within Four Wall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懷舊武打懸疑動作電視劇。由陳展鵬胡定欣袁偉豪領銜主演,由吳家樂伍允龍元秋林子善王君馨劉佩玥梁舜燕張國強林偉歐瑞偉譚凱琪林穎彤聯合演出[2],並由唐詩詠特別演出。監製為文偉鴻

此劇為2016無綫節目巡禮之一。

五十年代末的九龍城寨,是個黃、賭、毒肆虐的貧民窟,以三不管地帶聞名於世。黑幫全面操控下,居民苟且偷安,各家自掃門前雪,目睹不公義也不敢伸出援手。其實,十五年前,這裏本是平安地。兩位八極拳宗師赤手空拳,力抗惡勢力入侵。可惜,其中一位突然遇襲身亡,另一位則背上兇手之名後身亡,城寨失去英雄,才令黑幫為禍十五年。

左勾拳和段迎風正是兩位八極拳宗師的後代……

城寨英雄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8E%E5%AF%A8%E8%8B%B1%E9%9B%84
這部TVB連續劇,是鐵拳英雄的兄作。

基本上,就是大致同樣演員演出。女主角是由 胡定欣 演出,有別於鐵拳英雄 唐詩詠 演出。

動作由 郭追 所動作指導。
郭追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3%AD%E8%BF%BD

這更是傳統的港劇風格,備受欺壓的底層小人物的故事與英雄的穿插。

武術設計無話可說的精彩,拳拳到肉,現在少見的懷舊武打懸疑動作電視劇。


鐵拳英雄 TVB 電視劇  https://peichengnote.blogspot.com/2022/03/tvb.html




2022年3月29日 星期二

鐵拳英雄 TVB 電視劇

 鐵拳英雄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0%B5%E6%8B%B3%E8%8B%B1%E9%9B%84

鐵拳英雄》,前名《唐人街》(英語:The Righteous Fists,前名:Chinatown),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懷舊動作懸疑武打劇電視劇,以電影級器材拍攝,由陳展鵬唐詩詠陳山聰姚子羚伍允龍領銜主演,並由元秋王君馨劉穎鏇歐瑞偉張國強王子涵韓馬利聯合演出。

此劇為2019無綫節目巡禮十四部劇集之一。[2]2020無綫節目巡禮十二部劇集之一;亦為2020年及2021年香港國際影視展推介劇集之一。及後成為無綫電視2022年賀歲劇之一。本節目由馬百良藥廠200周年呈獻。台灣OTT平台LiTV 線上影視全套上架。中國大陸由優酷播出。

1935年,步青雲一家來到罪惡橫行的曼谷唐仁街,父親步天下(陳展鵬分飾)聯同連震山與路向東反抗,壯烈犧牲。步青雲弟妹亦意外失蹤,母親丁細鳳(元秋飾)不堪刺激,變得半瘋半痴。25年後(1960年),步青雲(陳展鵬飾)和母親細鳳再次踏足唐仁街,尋找失散弟妹,並認識以行騙謀生的錢芊芊(唐詩詠飾)。震山兒子連棘(陳山聰飾)卻成為貪污警察,勾結彭堅(張國強飾)及金龍(歐瑞偉飾)為首的兩大黑幫。彭堅獨子偕未婚妻程安娜(王君馨飾)回到曼谷,他卻遇刺身亡,令兩幫爆發衝突。青雲成立曼谷華僑社,與夥伴們扶善懲惡。惟華僑社面對重重波折,幾乎潰散。在揭開25年前步天下、連震山死因真相的過程中,還發現幕後黑手的陰謀。眾人要覓得太平,還有漫長的路……

這部連續劇是在某影院的首頁的熱門推薦看到的,自從之前看了 龍虎武師 的紀錄片,心裏一直再想往日的香港動作特技stuntman片,或是港式風格的連續劇是否還是如此呢。

本劇是 16年 2016無綫節目巡禮 城寨英雄 的兄弟之作,都是由 郭追 所動作指導。
郭追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3%AD%E8%BF%BD

當然,看完這劇集,我也返回去看經典的城寨英雄 一樣的精彩。
動作設計上拳拳到肉,因爲集數上的安排(一般就是30集),也讓主軸更加明確緊湊。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英雄,英雄總是會受到不少挫折,而中間的難題,就是要智慧與堅毅去解決的。甚至,就是只能接受與轉化了。

對了,TVB的劇必須要看粵語版本。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張一鳴:10年面試2000人,我發現混的好的人,全都有同一個特質

張一鳴演講整理:

爲何畢業多年後

原本水平差不多的同學都拉開了差距?

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輕,我今天來的時候挺有壓力。因爲我畢業快11年了,看到你們,真是覺得“長江後浪推前浪”。

我去年參加了武漢的校招,感覺新一代年輕人的素質確實都非常好。我昨天就在想,今天應該跟大家分享什麼。想了想,先把題目擬出來,把喬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改成“Stay hungry, Stay young”。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和體會。另外,我作爲面試官,過去10年裏,可能面試過小2000個年輕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別家公司,他們發展差別其實非常大。從算法層面上講,我們把這叫做“正例”和“負例”。我想分享一下:爲什麼“正例”和“負例”發展差別這麼大?

什麼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進心。但爲什麼要說“Stay young”?

我覺得年輕人有很多優點:做事不設條條框框,沒有太多自我要維護,經常能打破常規,非常努力、不妥協、不圓滑世故。

10年過去了,有的年輕人,依然保持着這些很好的特質。我覺得這就算“Stay young”。

“Stay young”的人基本沒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長。相反,很多人畢業後提高了技能,但到一個天花板後,就不再成長了。

我先分享我的個人經歷

我是如何在畢業第2年就成了

管理四五十人團隊的主管?

2005年,我從南開大學畢業,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訊。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員工之一,一開始只是一個普通工程師,但在工作第 2 年,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個人的團隊,負責所有後端技術,同時也負責很多產品相關的工作。

有人問我:爲什麼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長很快?是不是你在那個公司表現特別突出?

其實不是。當時公司招聘標準也很高。跟我同期入職的,我記得就有兩個清華計算機系的博士。

那我是不是技術最好?是不是最有經驗?我發現都不是。後來我想了想,當時自己有哪些特質。

1、我工作時,不分哪些是我該做的、哪些不是我該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後,對於大部分同事的問題,只要我能幫助解決,我都去做。當時,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碼我都看過了。新人入職時,只要我有時間,我都給他講解一遍。通過講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長。

還有一個特點,工作前兩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點一點回家,回家以後也編程到挺晚。確實是因爲有興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從負責一個抽取爬蟲的模塊,到負責整個後端系統,開始帶一個小組,後來帶一個小部門,再後來帶一個大部門。

2、我做事從不設邊界。當時我負責技術,但遇到產品上有問題,也會積極地參與討論、想產品的方案。很多人說這個不是我該做的事情。但我想說:你的責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動力,會驅動你做更多事情,讓你得到很大的鍛鍊。

我當時是工程師,但參與產品的經歷,對我後來轉型做產品有很大幫助。我參與商業的部分,對我現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幫助。記得在07年底,我跟公司的銷售總監一起去見客戶。這段經歷讓我知道:怎樣的銷售纔是好的銷售。當我組建頭條招人時,這些可供參考的案例,讓我在這個領域不會一無所知。

以上就是我剛畢業時的特點。

10年觀察

我遇到的優秀的年輕人都有這5大特質!

後來,我陸續加入到各種創業團隊。在這個過程中,我跟很多畢業生共處過,現在還和他們很多人保持聯繫。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況。總結一下,這些優秀年輕人有哪些特質呢?

第一,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學習新事物、新知識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謙虛,我把自己當做正例,然後再說一個負例。我有個前同事,理論基礎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對網上的新技術、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賴別人。

當他想要實現一個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幫他做後半部分,因爲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後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瞭解的話,那麼很多調試分析,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

第二,對不確定性保持樂觀。比方說頭條最開始時,我跟大家講:我們要做1億的日啓動次數。(當然,現在不止1億了,我們現在的日啓動次數已經差不多5億。)很多人覺得,你這家小公司怎麼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

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嘗試。只有樂觀的人會相信,會願意去嘗試。其實我加入酷訊時也是這樣。那家公司當時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後也沒有做成,只做了旅遊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的,我自己覺得很興奮。我確實沒有把握,也不知道怎麼做,但當時就去學,就去看所有這些相關東西。我覺得最後也許不一定做成,或者沒有完全做到,但這個過程也會很有幫助——只要你對事情的不確定性保持樂觀,你會更願意去嘗試。

第三,不甘於平庸。我們在座各位,在同學中已經非常優秀了。但我想說,其實走向社會後,應該再設定更高的標準。我見到很多大學期間的同學、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錯的人才,技術、成績都比我好。

但10年過去,很多人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覺得他應該能做得很好,但他卻沒有做到。

很多人畢業後,目標設定就不高了。我回顧了一下,發現有同事加入銀行IT部門:有的是畢業後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時間後加入。爲什麼我把這個跟“不甘於平庸”掛在一起呢?因爲他們很多人加入,是爲了快點解決北京戶口,或者當時有些機構有分房補助,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

後來我就在想一個問題,如果自己不甘於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話,其實不會爲這些東西擔心:是否有北京戶口,是否能買上一套經濟適用房?

如果一個人一畢業,就把目標定在這兒:在北京市五環內買一個小兩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這上面,那麼工作就會受到很大影響。他的行爲會發生變化,不願意冒風險。

比如我見到以前的朋友,他業餘做一些兼職,獲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職其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而且對本職工作有影響,既影響他的職業發展,也影響他的精神狀態。我問他爲什麼,他說,哎,快點出錢付個首付。我覺得他看起來是賺了,其實是虧的。

不甘於平庸很重要。我說不平庸,並不是專門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術很好,而是你對自己的標準一定要高。也許你前兩年變化得慢,但10年後再看,肯定會非常不一樣。

第四,不傲嬌,要能延遲滿足感。我在這裏舉個反例:兩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年輕人,素質、技術都蠻不錯,也都挺有特點。我當時是他們的主管,發現他們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況始終不好。

他們覺得其他同事比他們做得差,其實不是:他們確實可以算作在當時招的同事裏面TOP 20%,但誤以爲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礎一點的工作,比如要做一個調試工具,他就不願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本來都是資質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聰明、動手能力也強,但沒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嬌情緒。我覺得這和“不甘於平庸”不矛盾。“不甘於平庸”是你目標要設得很高,“不傲嬌”是你對現狀要踏實。

這2000個樣本當中,我見到很多我原來覺得很好的,其實沒有我想象中的發展好,我原來覺得不好的,其實超出我的預期。

這裏我也舉個例子:

當時我們有個做產品的同事,也是應屆生招進來,當時大家都覺得他不算特別聰明,就讓他做一些比較輔助的工作,統計一下數據啊做一下用戶反彈啊之類。但現在,他已經是一個十億美金公司的副總裁。

後來我想想,他的特點就是肯去做,負責任,從來不推諉,只要他有機會承擔的事情,他總儘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別好,但我們總是給他反饋。

他去了那家公司後,從一個用戶量不到10萬的邊緣頻道負責起來,把這個頻道越做越好。由於這是一個邊緣頻道,沒有配備完整的團隊,所以他一個人承擔了很多職責,也得到了很多鍛鍊。

第五,對重要的事情有判斷力。選什麼專業、選什麼公司、選什麼職業、選什麼發展路徑,自己要有判斷力,不要被短期選擇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蓋了這一點。比如當時很多人願意去外企,不願意去新興的公司。

06、07年,很多師弟、師妹問我職業選擇,我都建議他們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軟。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是出於短期考慮:外企可能名氣大、薪酬高一點。

雖然這個道理,大家都聽過很多遍。剛畢業時薪酬差三五千塊,真的可以忽略不計。短期薪酬差別並不重要。但實際上,能擺脫這個、能有判斷力的人,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