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吳式太極拳的特色,斜中寓正這點。
今天請教了一下 霍潔泉 老師,
明確可以知道,這樣的說法,可能是近代才傳出的。
與當時在北京接觸的吳式太極拳是一致的。
南方吳家到了 吳公儀宗師 傳授 方架 "斜中寓正" 的特點又被拿出來強調。
總結依據這個特點的形容詞應該是近代傳出,後來新編的新武術架子,又根據這的詞,以訛傳訛的去加強 "斜" 的特點。
其實,這斜並非失去中正。
依照霍老師的演示,這個斜正其實都在變動當中的,由著練熟拳架自然能反應。
以下附兩篇文章,來探討斜中寓正
============
文章薈萃
http://www.manshektaichi.org/publication/leunghungki.htm
吳式太極拳『斜中寓正的由來』 梁鴻基師傅
吳式太極拳突出輕柔、細膩、連綿的風格,強調斜中寓正和川字步型自成一體。吳式太極拳創始人是吳鑒泉,吳鑒泉學拳於其父全佑,全佑是滿族人,先學楊露禪所傳楊式大架拳式,後又拜楊班侯學習楊式小架。
全佑本是清朝的御林待衛,精蒙古摔跤。摔跤的基本動作是雙腳分開成馬步,重心放在臀部身體向前微傾成斜形,方便用手將對手擒著來摔打,以他將摔跤的動作融入於太極拳內,慢慢便形成川字步形斜中寓正。後傳其子鑒泉,鑒泉自小從漢族,改姓吳,又名愛坤。他最後對其父所授拳進行修潤而成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動作舒鬆自然,拳式小巧靈活,拳架由開展而緊湊,緊湊中不顯拘謹;推手動作嚴密、細膩,寧靜而不忘動,亦以柔化見長,更因融入摔跤動態,所以更能善於摔。
============
吳式太極拳:“斜中寓正”與“立身中正”
前北京市武協委員,現意大利中華功夫聯盟主席趙民華/意大利
內容提要:吳式太極拳身軀前俯的理論依據是流傳的“斜中寓正”,“斜中寓直”與“斜中寓中”的“三斜說”,但均查無出處,違背了太極拳根本大法“立身中正”。
************************************************** **
筆者在《武魂》2004年第11,12期發表《中華武術在意大利——兼談“斜中寓直”引起的爭論》,2006年第4,5期發表《太極本是同根生,何以正俯竟不同》,兩文皆質疑吳式拳架前俯和“斜中寓直”。
近來獲知,與筆者有同感的人不少,其中不乏當今吳式太極拳界的名家。如吳式掌門人馬海龍師在回答“吳式太極拳的“斜中寓正”和“川字步”是怎麼回事”的提問時,明確表示:“傳統的吳式太極拳是沒有這個講法的,這都是後人提出來的。我認為,太極拳只有中正”。隨歷史的發展,太極拳也需要發展,豐富和完善,但遵循太極拳根本大法是前提。有說“吳式太極拳一代宗師楊禹廷先生……對於吳式太極拳……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使得吳式太極拳以其輕靜柔化、緊湊舒伸、川字步型和斜中寓正的風格特點,被國家體委確定為主要優秀傳統太極拳流派之一……”,本文就其中“斜中寓正”的提法,談些個人意見。
(一)禹廷老堅持“立身中正”,與“斜中寓正”無關
禹廷老未提過“斜中寓正”,也未把這四字和身體前俯歸入吳式太極拳的“風格特點”。現試述如下:
1.理論:禹廷老強調“立身中正”。
《太極拳動作解說》一書曾增刪四次,披閱三十七載。直到1961年在北京內部出版時,禹廷老已73歲了。可以說,該書是禹廷老畢生研習太極拳的結晶。
全書繼往開來,言簡意賅,樸實無華,經久耐讀,強調太極拳“總的要求身法不外'中正安舒'四個字。從定式(即靜止姿勢)看,自頂至尾閭要保持中正… …只有立身中正才能更好的維持身體的重心。……在動勢(即運動時),也應注意保持身體中正……軀幹:要求立身中正……不能傾斜……以安舒中正符合自然才對……重心穩定與否,絕大部分決定於身體是否中正。如果身體偏斜,重心自然不易穩定……練習推手和盤架子一樣……力求'中正安舒','不偏不倚'……重心穩定與否,絕大部分決定於身體是否中正。如果身體偏斜,重心自然不易穩定”。全書未見“斜中寓正”四字。
2. 實踐:禹廷老所授拳架並無前斜。
禹廷老所教與其書所述相同。在筆者受教的十幾年中,未聽禹廷老說過“斜中寓正”和要求身軀前俯,而是反复叮囑筆者“無論拳架,還是推手,身體都要松淨,要中正安舒”。
從《太極拳動作解說》的152張拳照可看出:主要動作的拳照都無前斜。特別是圖10攔雀尾和圖41左右摟膝,與近年大幅前斜的吳式獲獎者相去甚遠。
3. 佐證:禹廷老門人著述和影像盡顯中正。
禹廷老門人李秉慈,翁福麟二師以《太極拳動作解說》為基礎,增加了詮釋,補充了器械部分,改拳照為手繪,重新編著而成《楊禹廷太極拳系列秘要集錦》一書。該書的“楊禹廷太極拳系列套路的特點”一章說:“'川字步'保持了兩腳在地面上基本平行……既保證了立身中正……還能使重心垂直在底面積的最佳位置上……(重心與腳在一垂直線上)”,293頁說:“所謂'松淨',就是周身通體……垂直矗立於地面之上。”
吳彬師任編委會主任,李秉慈師任編委的《燕都當代武林錄》,在介紹禹廷老“拳術姿勢,動作,理法的獨特優點”時,列首要獨特優點是“1. 中正安舒。”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錄製《一代武學宗師王培生- 吳式太極拳》,國際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錄製《太極匯宗》中的李秉慈師,二師盡顯拳架中正,並無大幅前斜。
(二)“立身中正”也是吳式拳架之根
自王宗岳師著《太極拳論》申明“虛靈頂勁……不偏不倚……立如平準”要領後,武禹襄,李亦畬,楊澄甫等太極界歷代名師皆反复闡述“立身中正”,強調太極拳當“立身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所謂'尾閭正中神灌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也”。
三和四代的吳式經典也都倡導“立身中正”,並未記載和闡述“斜中寓正”說法。除上述禹廷老,李秉慈師及翁福麟師的著述外,再補充若干:
徐致一師在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極拳全書》裡說:“懸頂在術語中叫做'頂頭懸',又叫做'虛領頂勁',是說頭頂與地平線應當保持垂直的姿勢。”
吳公儀師著《初學太極拳須知》說:“太極拳之動作……先從外表之姿態言……頭容正直……拔背是背部向外微凸,使脊柱垂直……《基礎八要》曰:中,正,安,舒,輕,靈,圓,活”。
吳公藻師著《吳式太極拳譜》(即《太極拳講義》)說:“太極拳……其姿勢也,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是為中定之氣,亦道之本也… …頂勁者,即頂頭懸,頭頂正直……其姿勢務求正確,中正安舒……正者,姿勢端正……而忌偏斜……如車軸為車輪之樞紐,若使車軸置於偏斜而不適於車身之重心處。則車輪轉動,進退失其效用矣。”
吳英華和馬嶽梁二師合著《正宗吳式太極拳》說:“(一)虛靈頂勁(頂頭懸)……做好這一動作的最簡單方法是練習時頭頂與地平線垂直……(二)尾閭中正……是頂頭懸的延續動作,只要頂頭懸做好了,脊柱自然會正(中正不偏或不偏不倚)直……拳論上特別提出'立如平準', 平準就是天平……這樣頭與脊柱垂直,虛領頂勁自然形成”。
劉晚蒼師,劉石樵師著《太極拳架與推手》說:“尾閭正中:太極拳……應'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使'尾閭正中神灌頂'…… 尾閭正中,周身中正……可以免除身體前俯,後仰,左歪,右斜,偏頗失中,否則稍受牽引,就失去重心平衡。”
馬海龍師著《太極拳原理之我見》說:“吳式太極拳……具體體現在修煉時必須注意:(一)中正:每一個姿勢務求端正,最忌偏斜……上盤則以頂頭懸(虛領頂勁)作為綱領。中正即《十三勢歌訣》中說的'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在修練中必須嚴格地使自己達到以下的要求:一.中正……務使每個姿勢務必達到端正,不能有偏斜的傾向。要使自己達到中正的要求,必須保持'頂頭懸'”。
綜上所述:吳式大師們都肯定“立身中正”而不談“斜中寓正”。
(三)“三斜”要害是“斜”
“斜中寓正”,“斜中寓直”和“斜中寓中”的“三斜”。雖用詞有異,但都要求身軀前斜,違背了“立身中正”的根本大法! “三斜”既查無出處,更經不起推敲。其中“斜中寓正”也有“正”字,容易和“立身中正”混淆。現剖析如下:
“立身中正”的“正”就是“中正”,指保持頭頂至尾閭呈一垂直線(參見拳照附一)。 “斜中寓正”的“正”是“對正”,指頭頂至尾閭呈一前斜直線,同在該斜線上的頭與實腿前足保持垂直對正(參見拳照附二) 。
“斜中寓中”釋義同“斜中寓正”,“中”指在……之中,即該斜直線上的頭與前實腿的足同在一條垂直線之中。
(四)結論
準確地理解太極拳原則是學好,提高和發展太極拳的根本。如果說,引經據典地闡述過於沉重繁雜。那麼,大家可以思考下面兩個簡單的問題:
1. 為什麼如此重要的吳式“斜中寓正”風格特點竟不見楊禹廷,徐致一,吳公儀,吳公藻,吳英華,馬嶽梁,劉晚蒼,王培生,李秉慈,馬海龍等吳式名家們的著述,而只是口頭流傳?這究竟是他們對吳式風格特點的遺忘?還是對“斜中寓正”的否定?難道是他們用心良苦的有意迴避?
2. 為什麼只有吳式太極拳身軀前斜(含新命名的常式太極拳)?為什麼其它四大流派都是“立身中正”?
3. 為什麼楊禹廷,王培生,李秉慈,馬海龍等吳式名家拳架近乎中正,而近年吳式獲獎者拳架卻大幅前斜?
4. 現在重新倡導“斜中寓正”大幅前斜的拳架是否背離了吳式前輩們肯定“立身中正”的意願?
隨太極拳日益普及,人們對太極拳了解的廣度和理解的深度,早已超越幾十年前。當前,身軀前斜的吳式太極拳門生應該否定“斜中寓正”,使吳式與其它各式太極拳一樣,統一在“立身中正”之下。
(五)猜想
遙想當年獨樹一幟的八卦掌宗師董海川只教門徒“走圓”,“老三掌”等基本技術,並未限定八卦掌技術體系,從而給後世留下了豐富八卦掌技術體系的巨大空間,乃至形成了今天兩大門六小派,技術內容浩瀚,龐大的八卦掌技術體系。由此想起:難道鑑泉宗師也擬步董公後塵,給吳式門人留下了進一步完善吳式太極拳的餘地?
注:《前人學拳筆記》記述:“吳鑑泉先生雲:'1.凡摟膝拗步後腳向前邁進時,前腳不可立起;倒攆猴亦然。身要正,手要斜。' ”
筆者錄於此,盼專家們辨識真偽。如證實為鑑泉宗師所述,則證明吳式二代宗師也肯定“立身中正”,要求拳架“身要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