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r6.cc/?p=1837
Newsweek提到了心理學所謂的「EF」(Executive Function),也就是「抗拒分心的能力」
""
這個其實我很早就發現了
以前在觀察那些特質
我發現我在北京剛遇到的那些人有一個很深的特質
他們只是比我們知道該再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
但是這有人真的滿難分的
沒有內在動力就是要靠環境push
所以大家才拚命的安排自己小孩念比較好的學習環境
跟大家一起 "進步"
我去聽演講了
四點再聊XDDD
""
節錄一段昨天去聽演講前給ting的話。
我本來想說,這個點,是我一直想要說服別人的體驗。
因為我覺得,專注例跟學習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可能比能力還要重要,
你花時間跟定下目標,自然就會培養出相對應的能力。
所以,當時老師們常常問我到底哪邊的學生比較好,
我最一般的回答都是,"學生走到哪邊都一樣"
某些能力我們也不會比較差,
只不過,他們比我們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還有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而已。
這個想法一直縈繞在我心頭,包跨推甄我都這樣回答。
這段話讓我想起hua,某一天,他跟我說,走我帶你去看看大家念書的地方,
那時候已經晚上十一點了,也就是斷電熄燈的時候了。
大概走了五到十分鐘的路吧,
我們才到了理教,
話說裡面滿滿的都是人在自習,
而且剛坐下來那個環境跟氛圍,就讓你馬上context switch到那樣的狀態裡面去了。
有幾次是去二教的自習了,那又是另外一件了。
很訝異的我都很自然的轉換到那樣的模式,也就是集中在當下的生活,
我想這是很多人在追求的,"忘記過去,忘掉未來,回到當下" 而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亦不可得。
到了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從西方開始都往東方去尋找那樣神祕的力量,
也就是心靈的集中,很多人在找尋的"禪"。
當你精神集中身體放鬆的時候,達到的效率是比較高的。
高中的時候,我想走兩條路,一條是資訊科學,一條是心理,
一個是能夠在自己的創造中,得到無限的成果,
另外一個就知道自己與別人到底在想什麼。
我想歸納到最近,我想那是一種改變的流程與方法,
都是在思考,事情的真相與道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